赵公明坐骑黑虎“化身”的“墨纹”系列钥匙扣、冰箱贴;镶嵌戏曲小生巾昆曲元素的玉石手链;10余种香料混合制作的和香挂坠……始建于清康熙六年,最初为浙江银号商人集资修建的赵公明祠堂,后逐渐演变为戏楼的正乙祠戏楼的文创产品首次在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亮相,尽显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与碰撞。
9月29日至10月5日,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北京园博园举办,7天时间里,从阳光剧场到忆江南,从晋中园到明天剧场,每个舞台前都坐满了观众。昆曲、秦腔、河北梆子……听到精彩处,满场喝彩声此起彼伏,掌声如潮。
除了听戏,银杏大道上的“戏精吉市”也是引人驻足,戏曲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A61“北昆文创”互动体验区上具有“中国戏楼活化石”之称的正乙祠戏楼的特色文创更是雅韵十足。朱砂材质的吊坠、挂件、手机链;贝壳、玛瑙、水晶材质的首饰和耳环等饰品;点缀小生巾昆曲元素的特色手链……10余个品类近百种文创产品精巧做工诠释传统工艺,让人流连忘返。其中,“墨纹”系列钥匙扣、冰箱贴和特色手链最吸引女孩子们的青睐;由北京市非遗传承人孙亮特别制作的和香挂坠佩戴胸前立马便有淡淡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据了解,和香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源于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的传统技艺。和香制作技艺,取材于中草药和天然香草,师承古法,通过炮制、配伍与合和,经过30多道传统工序,制作成盘香、线香、香珠、香包等系列香产品,俗称“和香”。这一传统技艺跟正乙祠戏楼真是相得益彰。
园博园的活动虽已结束,但正乙祠戏楼却时刻等待着您推开红漆大门、踏进小院,聆听感受那“一梦六百年未醒”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发布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热门报道换一批推荐阅读换一批精彩视频换一批猜你喜欢滚动北京国内国际北晚社会文娱体坛旅游文史阅读深度产经调查互联网美食北晚健康消费北晚行业北晚网摘网站地图新闻评论深度理论视频图库悦读互联网财经文化体坛科教消费矩阵网摘东城区政府网站西城区政府网站朝阳区政府网站海淀区政府网站丰台区政府网站石景山区政府网站门头沟区政府网站房山区政府网站通州区政府网站顺义区政府网站大兴区政府网站昌平区政府网站平谷区政府网站怀柔区政府网站密云区政府网站延庆区政府网站市人大市政协市监察委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生态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市国资委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防办市信访办市知识产权局市医保局 京报媒体矩阵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音乐周报新闻与写作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艺 绽北晚在线北京深读空间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正乙祠文创首秀园博园网络2025-10-06 12:07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未登录
0/200登录发布全部评论0条
点击加载更多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
大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